河南郑州市十里铺社区,有一位68岁的老太太。她学医出身,拥有一家诊所,在郑州有4套房产。遗憾的是,她和老伴无儿无女。这不,她找人了一份招聘启事,不是为诊所招聘员工,而是要招聘一个女儿。如果能顺利通过她的“面试”,女儿将来便可以继承她的房产。(1月27日《河南商报》)
杨朝清:“招聘女儿”让我们见证了一位“老有所养”的老人对精神需要直接而强烈的利益诉求。“招聘女儿”的爱与痛,只不过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单调、乏味的一个缩影。与物质丰盈相比,精神世界的苍白则是困扰老太的“切肤之痛”。
陈广江:“招女儿”就像一出注定不会有结果的闹剧,但闹剧背后写满了老无所依的无奈和痛楚。“养老”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还包括精神慰藉、亲情交流等非物质一面。老太太一生奋发向上、救死扶伤,创下了一笔不菲的家业,养老钱不成问题,但毕竟年事已高、船已近岸,且老伴瘫痪在床,既缺乏生活照料,又缺乏精神慰藉,必然充满焦虑。
李忠卿:对于老人的这个举动,我是持赞成态度的。每个人都会有离开世界的那一天,为了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,可以信赖的人,可以继承遗产的人,我觉得老人选择女儿的要求与标准还应细化,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了面试就行。